网站地图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

美洲红点鲑的养殖及繁殖技术研究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11日

一、材料和方法
  
  1、水源、水量和水质:养殖水源为涌泉水或自流井水, D0值为5.2 ~8.5 mg/L,pH值为7.5~8.1。水质符合GB 1 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

二、人工授精及孵化

  1、人工授精:选择腹部膨大而柔软;生殖孔红肿外突;轻压腹部即有卵粒外流的雌鱼;以及轻压腹部即有精液流出的雄鱼,按雌雄1:2的比例,采用人工挤压法采精和采卵。     

  2、孵化:孵化设施为2 100mm×600mm×500mm的阿特金斯孵化器,放卵密度控制在10~15万粒,孵化过程避光,开始破膜时将发眼卵移入室内育苗池。

三、室内育苗、室外育苗及鱼种培育
   
  1、室内育苗: 5 m×0.5 m×0.5 m长方形的水泥池。水深控制在0.2 m。放养密度为10000尾/m2。注水量为1 L/s。当上浮稚鱼为池内总鱼苗的半数以上时,及时投饲,当鱼苗达到l g时,移入室外育苗池塘养殖。
   
  2、室外育苗:15 m×3 m×0.8 m长方形的水泥池。水深控制在0.5 m,放养密度为5 000尾/m2。饲料粒径0.5 ~1.0 mm,日投喂4~5次。当鱼苗达到10~20 g时,移入育种池塘养殖。

  3、鱼种培育:20 m×3 m×1.0 m长方形的水泥池,水深控制在0.5 m,放养密度以鱼池出水口:DO不低于5 mg/L.而定。日投饲率为鱼体重的3~5%左右,日投喂2~3次。

四、成鱼养殖、亲鱼培育
   
  1、成鱼养殖: 30 m×5 m×1.2 m长方形的水泥池,日投饲率为鱼体重的2~3%左右。日投喂2 ~3次。

  2、亲鱼培育: 40 m×5 m×1.2 m,水深保持O.8 m~1.0 m,日投饲率为鱼体重的0.5%左右。日投喂2次,早晚各一次。亲鱼培育池的池水交换量以2次/h。

五、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1、水霉病:主要发生在鱼卵阶段。使用500 ppm的甲醛或过氧化氢隔天浸洗鱼卵。
   
  2、细菌性败血症:主要发生在5 g左右的鱼苗阶段。治疗时内服土霉素药饵,每天每公斤鱼体重用药10mg~20 mg,连续5 d,外用戊二醛(5%)0.8 ppm隔天泼洒,连续2~3次,即可治愈。

  3、疖疮病:主要发生在成鱼及亲鱼阶段。治疗时内服土霉素药饵,每天每kg鱼体重用药10 mg~20mg,外用聚维酮碘(含有效碘l%)30~50 mg/L浸洗20 min,连续5天即可治愈。

(摘至《现代渔业信息》2010.NO.03)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

友情连接

浦发陶瓷
绿熊猫
中诚
时利和
斯帝保罗
瑞禾生物
干燥设备
中租玖昌
雅熙建筑
冷链系统
富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