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

刺参工厂化养殖试验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15日

       1、养殖池条件:养殖车间由原有的一个大菱鲆工厂化养殖温室大棚改建而成,配有一个9 m×4 m×2.5 m的高位水池,有2个车间,每个车间备有一个操作池,面积2 400 平方米,温室大棚为南北走向,棚顶是钢筋支架,外盖防雨布、草帘及毡布或塑料泡沫板,起到遮光及保温的作用。养殖池为砖、水泥结构,正方形抹角,池底为锅底形,规格为5.5 m×5.5 m,平均池深0.45 m,每池配有8个气石。

        2、苗种放养:2008年6月27日从山东长岛购入4 500 kg海参苗,苗种规格40~60头/kg。苗种放养前用。1~2 kg/m2,养殖水深为32~57 cm,水温17℃,盐度28,低光照。

        3、水温与盐度的控制:幼参摄食与生长的最佳水温为1 9~20℃,体长5~15 cm的刺参则适温10~15℃,适宜盐度范围28~34。水温不超过20℃时,日摄食量及吸收量均最大,生长速度也快,当水温超过20℃时,日摄食量仍然较大,但吸收率却下降,导致生长速度降低,而当水温超过30℃时,幼参生长增重则出现负值。利用大菱鲆养殖的废排水与净化过的自然海水调节水温和盐度。同时利用加盖草帘的方法控温,即夏季高温期白天加盖草帘遮阳降温,晚上卷起草帘散热降温,冬季低温期白天卷起草帘升温,晚上加盖草帘保温。水温一般控制在17℃左右,盐度控制在28左右。 

       4养殖管理

       (1)水质管理:在黄海海域,海水透明度低,水中泥土颗粒和其他杂质较多,时间长了会在池底沉淀较厚的一层稀泥,又不能被刺参摄食,将可能变质污染池底,很容易引起刺参疾病,降低成活率,所以自然海水必须先纳入蓄水池净化后使用。养殖用水主要为大菱鲆养殖的废排水,与少量自然海水混合后纳入高位水池经过处理后使用。高位水池建造在车间进水口处,这样可以节约换水的用电成本。养殖期间每天早晨清池,即全池换水一次。清池时操作要小心,避免伤害刺参。换水的同时要注意盐度和温度的变化,一般养殖用水盐度不应低于26。此外,要定期监测水质,pH值控制在7.8~8.4,溶解氧饱和或接近饱和,有机物耗氧量小于2 mg/L。

      (2)饵料投喂:每天换水后投喂饵料,饵料品种为海藻泥和海藻粉,每天每车间共投喂115 kg海藻泥,10 kg海藻粉和0.5 kg食母生,投喂时用水泡开,再用筛绢布过滤后全池均匀泼洒。日投喂量约为刺参体重的6%~7%,并根据刺参大小、水温、摄食情况及残饵量加以调整。若摄食量不足但残饵较多,要考虑到水质不良或饵料不适,并及时查找原因,以免影响刺参的生长。

      (3)日常管理:在养殖生产中根据水温、饲料及刺参的规格和实际生长情况等灵活调整养殖密度。为保持养殖池内海参密度,应及时分池。一般每月分池1次,保持1.5kg/m2左右的海参量。另外,要设专人天天巡塘,根据刺参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养殖密度,并经常检查刺参的活动情况,观察刺参摄食情况和健康状况,并认真作好记录。水体中缺氧、水质不良、饵料不足时,刺参往往大量脱离水面吸附在池壁上,此时一方面要检测水质,另一方面要及时使其回到水中,以防干露时间过长造成死亡。

     5、病害防治:刺参工厂化养殖病害比较少,一般的敌害生物,如桡足类等易刺伤幼参,引起溃烂。此外,由于有机物或油污染、饵料不当、重金属离子超标和pH值变化较大或盐度过低,也易引起刺参皮肤溃烂或出现排脏现象。养殖期间可以用青霉素、链霉素30~50g池预防病害,对出现皮肤溃烂的刺参,可用青霉素、链霉素药浴30 min后,重新投入池中即可。
 
 

(摘至《水产养殖》2010.NO.08)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

友情连接

环安生物
垦撒一品
新门网
雅安商会
悦美整形
本色水景
文化衫
矿山起重机
南部数码
快抖霸屏
碳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