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隐核虫病(俗称白点病)已成为我市大黄鱼养殖危害最大、传播面最广的一种水产养殖病害。近两年来虽都有季节性发生,但病情比往年有所延缓,未造成重大损失。2015年再次暴发,呈现出时间长、涉及面广的特点,给我市甚至全国的大黄鱼养殖造成极大的损失。
2015宁德市水生动物疫病监测任务由农业部下达到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省总站分解“任务”后宁德三都湾、沙埕港鱼类网箱养殖刺激隐核虫病的监测任务由福建省闽东水产研究所负责实施。监测时间为5月下旬至11月上旬,每月采样2次。从今年的监测情况看,可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发生发展情况
6月下旬有较多海区的鱼体上可检测到个别刺激隐核虫虫体,但尚未出现病情。到8月时所有海区基本都可检测到个别刺激隐核虫虫体,上旬蕉城区三都大湾养殖区开始出现病情,福安本斗坑养殖区病情严重,出现大量死亡;下旬大湾养殖区病情转为严重,开始出现大量死亡,本斗坑养殖区病情依然较为严重,但病情有所减轻,死鱼数量减少。9月上旬,病情开始减轻,到下旬时病情基本结束。
二、危害情况
从今年的监测情况看,三都湾内的本斗坑、大湾和白称潭养殖区的“白点病”病情最为严重,损失也最大。本斗坑海区几千口网箱中的大黄鱼几乎都发病。据反映,从8日苏迪罗台风过后不久,大黄鱼开始出现病情,摄食量大幅减少;18日~24日出现严重死亡。大鱼300g/尾的日死亡率约3%左右,累计死亡率约15%左右;小鱼20~30g/尾的几乎全部死亡。到9月病情基本结束后,小苗基本全部死亡,大鱼死亡率超过70%。大湾海区网箱中的大黄鱼也几乎都发病。据养殖户反映,从
三、病因分析
根据现场观察和以往的监测工作,经分析认为今年本市大黄鱼白点病暴发的原因为:(1)8月份,受台风“苏迪罗”影响,晴天少、阴雨天多,海区水温一直徘徊在27℃左右,这是刺激隐核虫繁殖最适温度,因此易发生该病;(2)海区养殖密度大、流速小、长期或全部投喂冰鲜饵料,都是易发生该病的原因。
四、防控措施
1、规范养殖行为,合理规划和布局,保持网箱水流畅通;
2、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适量起捕,降低养殖密度;
3、提倡健康养殖,提高鱼体的抗病能力。投喂优质饲料,在发病高峰期(6~10月)停止投喂鲜杂鱼饵料,改投优质配合饵料;
4、提高卫生意识,将死亡或病情严重无治疗意义的鱼类应及时捞出集中上岸,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切不可随意丢弃海中,以免刺激隐核虫大量散发,增加传染源,造成二次污染,导致病情加剧和蔓延。
信息来源:闽东水产研究所